濟南門禁視頻傳輸工程抗干擾的四個基本要領
1)“防御”:設置干擾防御和“排除”干擾。常見的有效措施如下:
屏蔽傳輸電纜不受電磁干擾是防止干擾“入侵”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輸電電纜通過鍍鋅鐵管、鍍鋅鐵皮線槽、深埋地下布線等方式,對變電站特高壓環境下視頻信號的安全傳輸是有效的。缺點是成本高,無架空布線,施工麻煩;
EIE型雙絕緣雙屏蔽抗干擾同軸電纜是具有自主抗干擾技術知識產權的新成果,其原理與鐵管電纜基本相同。外層為干擾屏蔽層,提供內部不受干擾的傳輸環境。內屏蔽層是同軸傳輸電路的實際信號地。干擾在外屏蔽層上產生感應電動勢。通過連接“地”屏蔽干擾,將內外屏蔽層絕緣,使干擾感應電動勢與視頻信號傳輸電路絕緣,有效防止干擾的“入侵”。優點是接線簡單方便,成本低,在不能準確判斷是否會有干擾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實現“抗干擾盲接線”。
在濟南門禁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應首先考慮設防問題。
2)“避免”:避免干擾,選擇另一種“方式”,改變源信號傳輸方式。
這類技術包括:光纜傳輸(包括模擬調制與解調和數字調制與解調技術),射頻、微波、數字轉換等傳輸方式均為“信息調制與轉換”模式,或“分頻模式”,可有效避免開放源信號傳輸0-6m頻率范圍內的直接干擾;這種模式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目前也有一些產品拒絕引入這一原理,如編碼方法和向上移動信號頻帶等,可能就屬于這一類。在項目中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增加成本和復雜性,二是降低變換損耗失真和信噪比。
3)“反干涉”:在視頻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如果干擾“混”到視頻信號,使信噪比(信號干擾比)嚴重減少,抗干擾設備必須使用抑制干擾信號的振幅,提高信噪比。目前,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輸電變壓器對50 / 100Hz低頻干擾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但局限性大,通用性差,應用少;
斬波技術的原理是吸收或衰減干擾信號的頻率分量。問題是工程中難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干擾頻率,對含豐富諧波分量的干擾(如變頻電機的干擾)抑制能力較差。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不僅吸收了干擾,而且還吸收了一些有用的信號,造成新的失真;
視頻前置放大技術提高“信噪比”(SNR):原理是:線干擾的大小不會改變,可以大大提高攝像機的視頻信號的前端,以提高“信號/干擾”比(信噪比)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可以恢復和視頻源信號特征的傳播,從而達到抑制干擾的目的。在理論和實踐上,該抗干擾技術是可行和有效的。問題是具體的技術很難實現。市場上有這樣一種產品,具有一定的抗干擾效果。然而,沒有考慮到電纜傳輸失真和放大失真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視頻信號的有效恢復,也沒有真正解決圖像傳輸質量的問題。
在長期研究加權放大和抗干擾技術的基礎上,EIE實驗室于2005年初成功推出了具有兩項專利技術的新產品——“加權抗干擾裝置”。它具有干擾抑制和視頻恢復的雙重功能,可以有效抑制50 Hz ~ 10 MHz的廣譜干擾。加權技術的成功應用使得頻率越高,抗干擾能力越強,進一步提高了對高頻干擾的抑制能力,繼承了加權視頻放大技術的高質量視頻恢復功能。
4)補償:補償因電纜傳輸和信號轉換造成的視頻信號傳輸損失,恢復視頻源信號的特性。電纜越長,產生干擾的概率越大,干擾幅值越大。從視頻傳輸的角度來看,抗干擾時必須考慮信號的衰減和失真。電纜造成的
濟南門禁衰減和失真以及抗干擾設備造成的附加衰減和失真,只有有效的補償措施才能視為真正有效的視頻傳輸設備。